与时间赛跑 拯救脑细胞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
突然不会说话了
突然嘴巴歪了
突然一边手脚不利索了......
怎么回事?
很可能是脑梗死!
近日,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急性脑梗死患者,患者68岁,因“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余”急诊120平车送入院。查体:患者完全失语,右侧肢体肌力1级,肌张力低,腱反射减弱。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,神经内科医师团队评估病人病情后,有溶栓适应症: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,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小于4.5小时,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。
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,立即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,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10分,肌力较前改善,右侧肢体肌力3级,肌张力稍减低。经继续开放侧枝循环,强化他汀,抗板及康复等治疗,出院时患者NIHSS评分2分,病情明显改善。
什么是脑梗死?
大脑聚集着大量的神经细胞,控制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,是人体正常运行的司令部,具有丰富的血供,脑细胞缺血数分钟即可发生不可逆的坏死。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,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,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。而急性脑梗死,具有发病率、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的特点,会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。
脑卒中有什么危害性?
脑卒中属于脑中风范畴,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,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(急性脑梗死)占我国脑卒中的70%左右。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,我国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.3%,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大约会有2个人罹患脑卒中。
什么又是静脉溶栓治疗?
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,恢复血流,改善脑循环是主要治疗手段。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来说,就是溶解堵塞脑部血管的血栓,尽可能拯救因血管堵塞而坏死的脑细胞,是目前最主要恢复血流措施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.5小时内,对适应证患者给予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,越早溶栓,获益越大,风险越小。
急性脑梗死选择静脉溶栓治疗,30~40%患者症状可改善,或留下轻微神经功能缺损,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,大约50~60%可能溶栓后症状无明显改善。
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风险,如皮下、消化道、泌尿道等出血,包括颅内出血和全身多部位出血,发生率约3%,其中1%可能危及生命,获益是风险的10倍。
神经内科提醒,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,时间就是大脑,尽早识别,尽早治疗,致残的可能性就越低,预后更好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“FAST”原则进行早期识别。
一旦出现以上症状,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,时间就是大脑,时间就是生命!发病4.5小时之内溶栓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。尽早到医院,积极配合医生诊治工作,越早展开治疗,效果越好,风险越低。